如今,數據中心正逐步成為商業運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就像辦公、零售和工業資產對於商業運營一般。經世邦魏理仕證實,這一趨勢是由數字轉型、IT發展以及企業IT戰略在商業中的重要性等諸多因素推動而成的。作為一直被認為是IT和數據中心的發源地的亞太地區,目前其數據中心也正處於巨大變革的邊緣。
根據RESEARCH & MARKET的分析師預測,2017 – 2021年期間,東南亞數據中心市場將以13.88%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。同時,根據DBS在上年11月報告裡稱,印尼其零售數據中心的ROIC為11.6%,為東南亞地區裡最高。印尼IDC市場究竟有何魅力,能夠搶占C位,奪得“恩寵”呢?
印尼如何一步步成為IDC市場的“新寵”
近年來,印尼方面要求金融機構必須在國內保留金融數據。此舉雖對海外數據儲存有所限制,但是大大增加了印尼國內對IDC的需求。簡單來講,銀行、金融服務和保險仍將是印尼IDC市場信息、通信和技術(ICT)服務的最大需求方,而製造業和運輸業在採用ICT服務方面將會呈現穩步增長趨勢。 Frost & Sullivan表示,對IDC數據中心安全性和彈性的擔憂,也將會推動政府對數據連接服務的需求,尤其是對於“災難恢復”的需求。
而印尼IDC主要面臨的挑戰和障礙包括了數據中心的連通性(基礎設施)、可靠性(跟踪記錄)、可持續性(執行)和可負擔性(競爭性定價)。對於印尼公司來說,雲服務可能仍然過於昂貴,基礎設施還不夠穩定,無法支持可靠的雲服務。而到目前為止,印尼政府仍將數據中心IDC產業視為ICT生態系統的一部分,因此並沒有任何重大的監管條例出現。例如,外國投資者在該行業投資沒有障礙,就像NTT Communications收購Cyber CSF一樣。
同時,印尼IDC市場還存在著缺乏透明的行業統計數據和指標、定義不明確的服務標準以及缺乏完善的服務提供商等問題。世邦魏理仕說,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實地情報和行業專家的專業知識加以解決。在這關鍵時刻裡,數據中心運營商和雲服務提供商如何定位自己,將決定它們在中長期內的競爭地位。
當然,印尼采用雲計算的時間相對較晚並不僅僅是由於上述原因,也有可能是用戶經過審慎考慮的戰略定位,可能會帶來更好、更可持續的IT戰略和服務。其中,印尼最大的運營者,Telkom印尼電訊公司的子公司TelkomSigma。它擁有100個雲計算機化客戶,服務涵蓋中小型企業(SMEs)到大型企業。根據DBS對TelkomSigma的運營分析,他們認為印尼的零售託管商在他們的IDC業務上可以實現8%-10%的ROIC,一來因為它們的高品質服務,二來IDC是它們的核心發展業務,三是它與印尼電訊(印尼最大的電訊和固定運營商)之間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。
不僅如此,Telkom的子公司Telin除了在地區的縱向發展外,也同時進行橫向發展,在香港葵涌建立起香港第一個雲交換節點數據中心neuCentrIX HK-1,加入當地數據中心的戰局當中。隨著物聯網和工業4.0對數據和計算需求的逐漸增強,東南亞市場將會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,印尼一定會緊跟IDC潮流步伐,實現IDC數據中心的不斷發展與壯大。
從“點”來講,與傳統的數據中心體系結構不同,超大規模(hyperscale)是與數十萬台單獨的服務器一起工作,這些服務器通過高速網絡共同運作。一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是圍繞三個關鍵概念構建的:能夠支持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操作的基礎設施和分佈式系統、可擴展性的計算任務,以確保基於需求的高效性能和合適的收入產生,以證明向超大規模轉移的合理性。總體而言,超大規模(hyperscale)需要更小的空間,但與通常需要至少1,000平方米空間或更多空間的傳統數據中心相比,它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。
像谷歌和臉書這樣的數據平台大佬是引領需求的先驅,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資金建立自己的數據中心。這些基於雲計算的公司都是構建超級計算機,來滿足它們的超大規模需求,其中許多都是運行在Linux系統上的。
從“面”來講,體現在於地域的擴張。以印尼電訊(TELIN)為例,它們除了擁有168.810km電纜長度,71個POP點,12個全球辦公室,同時也在國內外發展它們的數據中心。在2018年4月,它們也正式啟動香港第一個雲交換節點數據中心(neuCentrIX HK-1)。此次戰略擴張,一來為了應對全球用戶對於高可用性和災備等需求,二來提供雲服務,網絡連接,全球入網點,CDN等服務,以此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,如電商,遊戲等等。三來數據中心作為重資產,儘早的全球佈局更有利於未來的品牌鞏固和市場拓展。